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

Hadrian's Wall around Haltwhistle, England, UK

Hadrian's Wall 斷斷續續地綿延在英格蘭的北部
我們和朋友們這次從Newcastle 轉到Haltwhistle,除了看了附近的 Milecastle 42 and Cawfield Crags 這兩個遺址,也去了 Vindolanda Fort。

View Larger Map

Milecastle 42 and Cawfield Crags
IMG_0650
IMG_0651
IMG_0662
IMG_0657
IMG_0659

Vindolanda Museum
IMG_0709
IMG_0714
IMG_0738
IMG_0740
IMG_0743
IMG_0750
IMG_0751
IMG_0762
IMG_0782
IMG_0795
IMG_0796

Scottish Parliament @ Edinburgh, Scotland, UK


View Larger Map
住在愛丁堡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聲名大噪的作品(其間經費的追加讓很多人很不高興!但是據聞經費的追加其中有一部份的原因是新建築在興建的過程中,忽然通過所有重要建築都要可以防爆的法案、因此必須將旁邊的老建築增加這方面的功能。)
建築師是拿到競圖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建築師(Catalan architect) Enric Miralles,而在這個作品完成之前就已經過世的消息一直是讓建築人深深感嘆當建築師的辛苦的案例之一。

一般人對於在愛丁堡舊城區有這樣的一個新建築是很排斥的,不過這短短三年多的時間也讓很多人已經很習慣看到這個不太一般的建築、矗立在皇宮前面了。人、真的是很容易習慣的動物阿!

我就先簡單放一些比較少人放的視角
IMG_0381
IMG_0375
IMG_0374
IMG_0393
IMG_0399
IMG_0401
IMG_0400
IMG_0406
IMG_0411
IMG_0457
IMG_0462

在參加付費導覽的部分可以知道一些故事,像是主要議事堂的中間區塊的木頭他們是如何堅持一定要採用蘇格蘭當地的木頭(他們當然也清楚、如果全部都要用蘇格蘭的木頭大概要花幾十年的時間等待蘇格蘭的數目長大是怎樣不合理的視情)、還有在議員研究室的另一側的集水設施如何收集多雨的愛丁堡的雨水來再次使用、同時也可以看到部分室內的採光是透過切得極薄的木片透出來的柔和光線....等等,不過因為整個導覽行程中的室內都不能拍照,所以就只好跟大家說抱歉了。

BBC Scotland @ Glasgow, Scotland, UK


View Larger Map

BBC Scotland 是標示在建築物上面的稱呼,另一個名字是BBC Glasgow Headquarters
建築師是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於2001年得到競圖首獎
不過在2004年後期 Keppie Architects 介入

PICT0092
我很喜歡標示在建築物上方的這幾個字母的彩色拼組的趣味
PICT0091
PICT0108
PICT0114
PICT0115
上下這兩張的百葉窗似乎是比較細部的設計,對於室外的陽光可能會對室內使用造成的干擾所因應的設計。
PICT0120
PICT0130
PICT0135
從外面看起來,最頂層的這個角落應該有個玻璃面的屋頂吧!?如果Glasgow的空氣夠好、光害不嚴重的話,晚上可以看星星嗎?
PICT0137
PICT0138
整面平坦的玻璃帷幕映出河岸對面的SECC

這附近的河岸整治和新建築的興建想必經過了規劃設計,關於河岸空間的部分可以先參考我找到的連結Clyde waterfront

但我們也很容易想像這樣的玻璃盒子在東南亞的不適合(主要是能源使用上的浪費)。

PS. 以上相關消息部分是在這個網頁上找到的

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Chiswick House @ London, England, UK


View Larger Map
倫敦的西南邊有這麼個Chiswick House
建築史會提到的一是這個Palladian villa的House本身
正立面
背立面
庭園軸線端的視角
二是其庭園本身可說是picturesque的庭園設計的經典代表
損毀嚴重的溫室
(該溫室雖然不開放參觀,不過在門口還是有相關說明、該建物於2005年已做了相關的建物保存修護調查)




其他Inigo Jones設計、被搬到這邊的gate

還有整個庭園綠地現在都開放給周圍居民使用、其實是個很舒服的休憩場所。

此作品列名為English Heritage的保存物件。不過在其室內展示中有提到,在1950年代的時候、因為當時的保存規則和策略傾向將保存的時間定位在回復初建時的原貌,所以將後其增建的部分(第一張照片左側)拆除;其實這樣的保存策略在現在是受到質疑的,因為現行的保存策略傾向建築物每個時期的增建都有其時代意義,所以關心這個保存案例的人傾向重建部分被拆除的增建,但是、拆除是既成事實、並沒有辦法真正地回復增建時期的歷史價值、而且再怎樣地重建也都只是仿舊而已了。(根據規定、室內部分的展示不可以拍照,所以沒有辦法重現此保存爭議之敘述。)

PS. 交通參考:搭乘地鐵道倫敦西南邊District Line的 Stamford Brook站、轉乘route 190 公車就可以到了。

View Larger Map